第十七章 《荒野集》-《帝国的良心》
第(3/3)页
他斟酌再三,录下了《新月篇》的篇首诗,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不知为何,晋桐很希望将此诗献给这个世界。
当他写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眼睛有些湿润。
这首诗,成就于另一个世界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中国之时,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之际的呐喊,饱含最真挚的情感。
而在大齐帝国,诗人们无需像啼血的杜鹃一样,为灾难深重的国家喑哑歌唱。
抽离了情绪,晋桐反复检视,总觉得不妥。会不会被认为“怨望朝廷”呢?
犹豫良久,他叹了一口气,在标题下加了一行小字:“读史有感,咏柳将军。”
柳将军,柳南岩是也,早年以贩马为业,后随太祖起兵,统领骑兵,屡立战功,有“飞鹰”美誉,征吐蕃时病亡,追封徐国公。
将《我爱这土地》献给这样一位毕生为民族国家征战的将军,也不算辱没了作者的心血。
如此雅致的吹捧,当代徐国公看了应该很高兴。
翻页,录第二首。
徐志摩的《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这一首就比较轻快了,晋桐想起曾在自家旅社住过半年的那个日本归化家庭。那位和族的大姐姐应该已经嫁人了吧。
接着翻页,第三首。
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这首算是送给革命者吧,在革命的低潮期,他们独自踟蹰在狭窄而寂寥的现实,期冀着丁香般的梦想。
晋桐策划的《新月篇》共25首诗,剩下的,两三天录一首,免得陆天锡又一惊一乍。
他数出22页翻过,写下《雾隐篇》三个字。
《雾隐篇》劈头就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如果说有哪首诗能代表朦胧派,必须是这首《一代人》。
第二首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浪漫主义佳作,大约不该归入朦胧派,但谁教晋桐喜欢呢。
再录第三首,北岛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作,那种悖逆心,对于自己和周围一切的怀疑,还有那句“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简直脑浆炸裂!情绪爆发之爽快无与伦比!
录完三首收工。《雾隐篇》也是25首,其余的慢慢来。
这样整本《荒野集》,就包含了《飞鸿篇》、《新月篇》、《雾隐篇》三个部分,共200首诗,作为一本诗集,分量十足!
手机用户请浏览m.aiquxs.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