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兵分两路-《赘者为王》
第(2/3)页
在大帐里面,在那些排着队的人的最前面,李善长正在与徐明达汇报此次的战况。
“而我们共杀敌两万余,俘虏五万五千余人,其余的尽皆逃散,粮草辎重无数……不过属下无能,让那逆贼头领楚闽辉走脱……还请大总管责罚!”
说到最后,李善长单膝跪地向坐在主位上的徐明达请罪到。
“属下亦请大总管责罚!”
见到李善长向徐明达请罪,牛牛走上前与他跪在一起。
两人作为前军统帅,功劳一起分,有罚自然要共同承担。
“快起来吧……”
见李善长与牛牛跪下请罪,徐明达忙站起来走向两人,“你二人皆是我军中的得力干将,此番救援寿州城的仗打的很漂亮!”
把他二人扶起来,徐明达那一双睿智的眼睛中尽是欣赏之色,“像楚闽辉那等贪生怕死的狂悖之徒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本帅又怎么可能为了这点小事责罚你们?”
“若真是如此,那这营中的将士还不得说我老眼昏花,亏待有功之将了么?”
“你们就将心放到肚子里——本帅赏罚分明,功就是功,首战告捷,定会在功劳簿上给你们记一大功!”
对于这两个有着将帅之才的后辈,徐明达是真的从心里欣赏他们,也本着为朝廷培养栋梁的心思来对待二人。
再者他与他们的父辈都在朝中为官,几家的关系都不错,同时也是将他们当做子侄来看待。
在此次行军途中,因其二人的能力超人,他才任命他们为前军的正副先锋官,并且给予他们临机独断的权利。
现在看来,二人的表现不错,更是用实际行动来向他证明他们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末将多谢大总管的栽培!”
闻言二人再次回到地上向徐明达行礼。
“行了,都起来!”
将二人扶起来,徐明达对二人勉励到,“希望你二人以后再接再厉,为朝廷、为皇上再立更多的功劳!”
“切不可粗心大意、更不可目中无人,悉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还有你们也是……”
说着徐明达指着军帐中一干年轻的将领,“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与他人的相处,即使以后你们不在本帅麾下,也得记住这个道理,终归不会让你们吃亏的就是!”
“是,末将谨记大总管教诲!”
听完徐明达的话,在大帐中的众人纷纷向他行礼道谢。
“好了,接着议事吧……”
挥手让众人安静下来,徐明达便走回主位坐下然后看着众人,“诸位……都说说吧,对于接下来的行军有何见解?”
“大总管,末将以为咱们分兵还是多有不妥……”
“大总管,若是将大军合在一起,实在是过于浪费时间,对于解救百姓们极为不妥,早点将他们解救出来苦海,还能趁着时节将庄稼种下去……”
“……”
既然徐明达让大家畅所欲言,那下面的人也就纷纷将自己的意见提出来。
听了众人的发言,萧岩才明白徐明达说的是什么事情。
原来他们今天在这里与敌军碰见,从抓到的俘虏里问出来,自寿州以东,皆为白莲教的叛军所控制。
在这些叛军控制的州府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急需大军前往将他们救离苦海。
这本是他们此来的目的,可是众人却对接下来如何行军产生了分歧。
有人认为应当集大军为一处,直接杀往叛军控制的重镇城池,将之逐一击破!
只要将那里的叛军给击溃,那么其他小城池里的叛军在听闻后自然会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可也有人认为应当分兵,然后多头并进,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叛军击溃,然后在其老巢将其合围,然后一举将之歼灭!
反正就是各有各的理由,也各有各的道理,两厢争执不下。
“好了,本将觉得还是兵分两路好了……”
见大帐中的这些将领为了接下来的行军路线吵得不可开交,与市集上的商贩无二,还是徐明达发话,众人才消停下来。
“不过咱们两路并进,集合的地点不是济南府,而是咱们的旧都——金陵!”
说着徐明达站起来,将手指向桌子上摆着的军事地图上的一座城池,即大明之前的京师金陵城。
徐明达从那些叛军头领的口里获知白莲教已经将大量的教众迁入金陵城,因为他们之前破城时对城里洗劫一遍,导致最后留在城里的百姓十不存一!
他们此举,有让他们的教众来充实金陵城,振兴金陵的经贸的打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