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可怜的麻醉-《大唐脊梁》


    第(2/3)页

    女人的头上、脸上、胸腹、饱满玉峰、丰盈臀部,均有散发一种腥臭味的不明液体,她仿佛死了一般,那双黯然失神的眼睛盯着天顶一动不动。

    “义成,义成!”宫装丽人语声中满是关怀与焦虑,浑不顾暧昧的味道,用干净的毛巾为床上那女人细细擦拭。

    这宫装丽人是前朝的萧皇后,而床上饱受凌辱摧残的女子则是突厥可敦义成公主。

    萧皇后乃杨广一生至爱。在隋文帝建立隋朝后,选其为爱子晋王杨广妃子。

    萧后婉顺聪慧、知书达礼,又通医术,颇知占侯,深得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诞育三子一女,并为夫夺嫡立下汗马功劳。隋炀帝即位后,萧后仍得到其宠爱和敬重。炀帝之后多有失德,萧后婉谏无果。江都之变炀帝遇害后,萧后带着幼孙和皇室诸女,先后流落于叛军宇文化及、窦建德处,后义成公主迎其至东突厥,流亡突厥的隋百姓奉炀帝孙杨政道为主,萧后与其居定襄。

    义成公主名叫杨佩华,是隋朝宗室杨雄最小的庶女,她自幼耳濡目染的是大隋如何如何富强,如何如何威凌天下,她作为皇室女深深的为大隋自豪着。那一年,她被选中和亲对象。在出嫁前,接受洗脑,带着为大隋靖边事业出力的野望,嫁给了突厥启民可汗。她不像远嫁匈奴的王昭君那么有名,同样是政治需要,依靠少女俊俏的面容、丰美的臂膀,尽量笼络住那些吃生肉、喝冷血的草原民族。

    “隔山买牛”的婚姻,哪有什么浪漫情感?无非是凑合而已。好在义成公主对隋朝有着死忠之心,恪尽职守的履行着自己的任务。把瑰丽的青春献给了陌生的突厥可汗,也献给了隋朝的“靖边事业”。于是这个执著倔强的女子,忽然变成了一道诡秘的幽灵,尽管没人刻意关心她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却时常浮现出她“救世主”般的身影。

    大业十一年,杨广到太原附近的汾阳宫度夏。夏末北巡的时候,竟然被突厥的始毕可汗团团围困,眼看就要束手就擒。君臣忽然想到了义成公主。经过秘密联络,义成公主极为仗义地出手搭救,如救世主一般为了大隋冒着被杀的危险,慌称突厥边境有情况,这才骗走了可汗的部队。隋炀帝像一只疯狂的兔子,逃回了雁门关,从此,被突厥人吓破了胆。

    接下来隋朝落败之势,无可挽救,还是义成公主出面,保住了大隋朝唯一的血脉。

    她为了大隋付出了一切,为了完成隋文帝托付的任务,义成公主恪尽职守,不惜把全部根须扎在塞外草原上。她先后嫁了四位突厥可汗,从父亲到儿子,从哥哥到弟弟……男人,像一根又一根刺疼的钉子,扎进她柔弱的生命里。有着传统思想的义成公主,为了大隋挨过了各种(乱)伦之苦,换来的结果不是一个辉煌不落的大隋王朝,而是一个灭亡的大隋。

    她多年的付出,多年的痛苦就如一个笑话,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义成公主岂能甘心,她要报仇,她要证明,证明自己的付出是有回报了。

    大隋还没有亡,还有嫡系血脉。

    义成公主开始了她的策划,与其堂弟杨善经以及王世充使者王文素一起劝说颉利奉杨政道以伐唐,恢复隋朝。为了让颉利独专于己,并能听得一言半句,义成公主充分的发挥了女人的特点,利用自己柔弱的肉体来满足颉利的兽性,使其对她永远怀有一种新鲜、期待感。

    颉利也有心给唐朝制造混乱,于是顺推舟的打着光复隋朝的旗号,一次又一次的以名正言顺的口号入侵大唐。

    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