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7章 蓄势待发-《重生商海》


    第(2/3)页

    就在上周,工业布颁发了第六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报告》,吉力汽车榜上有名,他们终于是可以生产汽车了。

    李大福的公关,终于是没有白费,在这份报告名单上,添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这份报告比前世出来的更早,前世是在华夏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吉利才在增发报告名单上出现。

    王浩安也找李大福谈过了,准备跟李大福联合,共同将吉利汽车发展起来,推向世界。

    只是这个合作方法,双方沟通了许久,最终李大福也仅同意让王浩安出资三点五亿,占据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也就是说李大福将吉力汽车公司的总价值估值为六点五亿元,而他前后投入了多少钱呢?才三个多亿。

    这还是因为李大福拉来了本省做汽车零件的鲁总入股,否则这么多钱也拿不出来。当初启动项目的时候,李大福只投入了一个亿RMB,这在许多企业看来是非常可笑的。

    李大福那时候就是靠着控股一家有汽车生产牌照的国企而获得许可证,但许可证是不全的,且品牌什么的都有问题,如果上面查,肯定会被禁,还要被罚款,所以李大福才拼命想要得到一张合法的许可证。

    王浩安剩余的资金,会想办法收购一些汽车的技术研发中心,可能的话搬迁到国内来,未来靠着出口技术获利,也可以跟国企合作,生产合资汽车。

    也可以直接在内地建立汽车技术研发中心,十个亿美元,应该能研发出不错的技术,至少比那些合资车的技术强。

    其实很多人都发现了,那些国外汽车公司拿来跟国内汽车企业合资授权的车型技术,都是在国外已经走下坡路的了。

    也就是说在国外市场不再受到欢迎,快要面临淘汰,他们拿到华夏市场合资,反正比你华夏的技术要好很多。

    等到在华夏市场,这款车型也不受欢迎了之后,他们再将一些国外市场快要淘汰的车型授权,继续享受分红。

    不但可以将快淘汰的技术继续拿来赚钱,还能将一些快淘汰的零件清库存,快淘汰的生产线折算股份,并且能享受到华夏的底薪福利,将一些比较耗人工的研发,交给这边的研发中心。

    最重要的是,合资汽车还要使用外企的品牌,曾经华夏很火的红旗、魔都等品牌,如今在市场上已经逐渐看不到了,甚至很多人都快遗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