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四章 再入神秘空间-《反转修真时代》


    第(2/3)页

    所谓的粘,含有如胶似膝粘住的意思,是相对从属于以刚制柔的一种方法。

    同时走和粘又是一个循环,前者是以柔克刚,通过走而引化,使敌力失效,并使自己转逆为顺,从而出现敌背我顺的新形势。

    而后者是以刚制柔,即通过顺势粘随进逼,为攻击创造条件。

    不光如此,还要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不论何种进攻招式,都以对方动作的缓急为缓急,即对方动得快,自己也应得快,对方动得慢,自己也以慢相随。

    这就是所谓舍己从人和因敌变化,由此证明,太极拳法并不是只要慢、不要快的。而这种随对方动作速率的变化而变化,离不开粘劲的具体运用。

    “法有万端,理存于一。”常乐心中明白,方法变化量虽多,但从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分析加以综合归纳的。

    这个武技中认为,不管拳法如何在应用中千变万化,而其动分静合,无过不及等基本原理却是一贯的。

    而这些对立统一的矛盾现象,又都可归纳为“阴阳”中。

    本来常乐觉得这武技,与以前种种都不同,稍微试了试,很是有些别扭,但是看了这文字中的意思,他皱着的眉头又慢慢松了开来。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所谓的着熟,在常乐看来,就是熟练的意思,而懂劲则是指明白了内在的规律。

    至于神明,俗话说熟能生巧,从别扭到熟练,再到运用自如,也就渐渐懂得了,其内在的变化规律,自然就能够随机因敌变化,能不拘守成法,达到神而明之的地步。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拳、兵同源,理无二致,到了这地步,就是所说的“拳打不知”了。

    从基本规矩入手,而渐至“变化无方,心手两忘”,达到这种程度,既守规矩而又能脱规矩,便是出神入化境界了。

    修真需用功,武技当然也是如此,这都是要依靠积累的,一曝十寒,乃积功之大忌,豁然贯通就是顿悟的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