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对付蛮夷,要用他们能听得懂的方式-《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1/3)页

    李成梁或者大明武夫们其实一直期盼着有一个把他们当人的皇帝,打赢了赏赐,打输了砍头,哪怕是粮饷给个半饷,就能把一切胆敢冒犯大明的敌人给击退或者消灭。

    当朝廷解决欠饷的时候,李成梁还以为是偶然,当皇帝赐下了宁远伯爵位时,李成梁还以为是陛下发善心,当迁安伯和宁远伯世券发到手里的时候,李成梁还以为是朝廷为了安抚武夫的心。

    当李成梁拿到了二等功赏牌的时候,李成梁终于确认,大明的风力在变,而这个变化的原因,居然是一个文官措大,大明的首辅张居正,在皇帝耳边不停的叨叨,武夫打仗不计生死拿到了功勋,却被文官篡夺了,天下好不了,不是信赏罚,这是对朝廷威严的损失。

    所以李成梁第一反应是打布延一顿,或者卸布延一条胳膊,不听话,就打到听话为止。

    “李帅是不是有些激进了?”朱翊钧斟酌了一番,询问道。

    “陛下不是这个意思吗?臣愚钝。”李成梁面色疑惑的问道。

    朱翊钧又思索了一番,点头说道:“朕就是这个意思,布延有些不务实,需要让他认清现实,打一顿确实是认清现实的好办法。”

    “对付蛮夷,要用他们听得懂的方式。”

    布延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肯低头,是因为土蛮汗认为,不跟朝廷互市,也可以和布延互市,李成梁打布延一顿,就是个表态,辽东还是朝廷的辽东,辽东会跟朝廷步调一致。

    李成梁笑了,和陛下笑的一样阳光灿烂,这小皇帝说话,就是这么直截了当,大家都把话说明白,便没有那么多事儿了。

    “臣待会儿就去,臣从东北带来了点好东西,还请陛下过目。”李成梁入京可不是空手来的,那是带了一大堆的礼物,一来表达自己的恭顺之心,二来也彰显下辽东的富庶,请求朝廷政策的倾向,三来则是政策试探,问问朝廷对辽东之事的具体想法,是继续打,还是和。

    李成梁往旁边站了站,缇帅赵梦祐抬着五个皮货架走了进来,一共五张鹿皮出现在了大殿之上。

    “马鹿、驯鹿、驼鹿、梅花鹿和麋鹿,五鹿呈祥,鹿茸一百根。”李成梁指着五头鹿的皮草,这五头鹿全都是雪白色的,不是染出来的,而是天生如此。

    白燕、白鸽、白鹿都是祥瑞,这五头鹿其实是辽东多年以来的积攒,每一件李成梁得到都费了不少的心思,有的是猎户偶然猎到,有的是海西女真、建奴、土蛮北虏送给李成梁的,李成梁将这些皮草整理好,算是给陛下一份礼物。

    “李帅有心了。”朱翊钧看着那些皮货,又看看自己身上的毛呢大氅,十分满意的说道。他是皇帝,这些他不见得用得上,但李成梁送的是心意。

    李成梁一共献了三十多件皮草,这里面,还有李成梁亲自猎杀的一张虎皮和一张熊皮,建奴有个传说,就是每一个建奴成丁的时候,都要单独猎杀一头猛虎作为成年礼,李成梁清楚知道那是假的,他要猎虎猎熊,那最少也要十几二十几个人一起出动。

    一个成年人,独自一人,猎杀猛虎,那是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儿。

    野生的老虎,那个个都捕猎的高手。

    “这是一箱土。”李成梁让人搬上来一箱黑色的土,他很无奈,不知道怎么跟天生贵人讲明白这些土的价值,遍地都是的土,有什么价值,值得在文华殿献宝吗?

    但是李成梁认为值得,这不是不恭顺,他不是拿土糊弄皇帝,是这土真的值得。李成梁认为,大明根本不清楚东北的价值,所以才没有对东北进行开发。

    朱翊钧还真的懂土,他站起身来来到了这一箱土的面前,伸手抓了一把在手里揉搓了一下,笑着说道:“肥力极佳的黑土,李帅这次进京是有备而来啊。”

    “陛下知道这是什么?”李成梁瞪大了眼睛,惊骇无比的说道,还以为会被批评,以为他李成梁拿一箱子土糊弄皇帝,懂得人能懂这一箱子土的价值,不懂的人,只会觉得李成梁羞辱皇帝。

    朱翊钧洗了手之后,笑着说道:“李帅,朕种地啊,李帅堆过肥吗?就是一层粪尿一层秸秆,撒进去,然后插孔,堆肥后,十几天的时间,温度最高能涨到七十多度,再高要加水,堆肥和李帅呈送的东西,是一样的,徐贞明徐学士告诉朕,这叫腐殖沤粪。”

    如果一个苹果埋到了土里,那叫有机质,经过一段时间腐烂,腐殖化后,土壤中拥有大量稳定的有腐殖质,就是堆肥,这个过程老农叫沤粪。

    “陛下真的种地呀。”李成梁叹为观止的说道,他一直不认为天生贵人会种地,这是一件很离谱的事儿,传闻皇帝会种地,李成梁不信,但现在他信了,陛下似乎真的很懂土。

    朱翊钧真的懂,他如数家珍的说道:“宝岐司就是专门用来种地的,徐贞明发现,土地会有明显的断层,每一层的颜色、质地、结构都有不同,最上层是浮土、下面是颜色为黑红的腐殖,再往下是心土层,一些河流附近,还有泥沙和土壤的夹层,再往下则是石头了。”

    “大体上按照颜色,我们将土地分为了红黄棕褐灰白紫等,比如在两广则是以红壤为主,而在江淮一带则是以黄壤为主,四川则是以紫壤为主,而草原则是以褐壤为主。”

    “通常情况下,土壤中的腐殖越多,则储存水的能力越强,土的含水量超过了12%就可以种植大部分的庄稼,低于8%的土,需要多次施肥,让土壤中腐殖增加,这很难,事实上也很难做到。”

    朱翊钧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的讲解着他知道的土地知识,这可是践履之实的实验所得,含水量低于8%庄稼就不长了。

    李成梁沉默了片刻才说道:“陛下,出关之后,再往北百余里至吉林附近,有大量的黑土地,一望无际,少说有百万顷良田,大概三尺厚的黑土。”

    吉林,一个对大明又熟悉有陌生的地名,这个名字在明初时常出现,在明中期,便再没有了一点记载,李成梁不确信小皇帝是否知道吉林在哪里。

    “多少?”朱翊钧看着李成梁问道:“这样的黑土,这样一两土二两油的黑土,有多少顷?”

    “百万顷。”李成梁颇为肯定的说道。

    大明眼下在册的不过四百五十多万顷,而在洪武二十六年是八百多万顷,李成梁一张嘴,就是百万顷。

    土地仍然是眼下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这百万顷的适合耕种的良田,哪怕是一年一熟,就足够缓解北方普遍的粮食不足的问题了。

    “李帅所言,朕知道了。”朱翊钧面色凝重的点头。

    文华殿偏殿的气氛已经趋近于凝固了,张居正面露沉思,而王国光已经呼吸急促,眼睛就像饿狼一样盯着李成梁,那种目光叫做贪婪,兵部尚书谭纶已经跃跃欲试,刑部尚书王崇古在思索,这是多少钱。

    这百万顷田,就是一亿亩适合耕种的地。

    李成梁的想法是正确的,大明对辽东以及辽东以北的价值并不是很清楚,李成梁完全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么,这百万良田,一旦被证实真的存在,大明就会完全转变为一台战争机器。

    大明或者中原王朝对于可耕种土地的热忱是极为狂热的。

    这种执念一旦被打开,战争就会接踵而来,整个大明朝堂都会变成最狂热的战争贩子,因为土地就是生存空间,土地就是一切。

    其实大明已经征服了视野之内,所有能耕种的地方,甚至把不适合耕种的地方,都已经改造的可以耕种了。

    中原王朝的历史,说复杂那真的复杂,说简单,其实一句就可以总结,那就是可耕种土地的扩张史。

    扩张的核心驱动力,就是耕种土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