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逢-《踏天争仙》


    第(2/3)页

    “我为何在这里?”方荡其实很想和老者多说些什么,他有满肚子的疑问,但现在,他不得不捡最重要的事情来提问。

    老者开口道:“你会来到这里,当然是因为,你已经死了。”

    老者的话如同雷击一般,将方荡劈个透心凉,方才为了能够操控怒战他拼死消耗精神力量的情形纷沓而来,现在方荡真有一种自己果然已经死掉了的感觉。

    就这么死了?

    方荡的双目之中有些发空,死亡对于方荡来说曾经一直伴随着他左右,在烂毒滩地上,他时时刻刻都在、和死亡作斗争,反倒是踏上修仙之途后,方荡距离死亡越来越远,虽然方荡经历了数不胜数的大小战斗,但在这些战斗之中,方荡反倒感受不到死亡的威胁。

    现在,方荡回到了凡间,却死在了已经被他远远抛在后面的敌人手中。

    方荡肯定是不甘心的,况且方荡身上还有太多的任务在,方荡怎么能就这么死掉?

    “方荡你觉得佛法如何?”老者忽然问出这么一句话来。

    方荡心中微微一禀,他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回答至关重要,虽然方荡已经死掉了,但心中依旧怀有一线侥幸,希望这在阴符经中传授自己大道的老者能够有办法帮他度过这一场难关。

    方荡斟酌了一下,在他心中瞬间就有数十种诋毁佛家的言语,现在摆明了佛家和道家乃是水火不相容的存在,所以当着老者的面贬低佛家一定是最正确的道路。

    但这数十种诋毁佛家的言语没有一个字从方荡的嘴中吐出来。

    “佛家的佛法是我见过的最玄妙的神通之一,佛家道家有太多共同点,但也有许许多多的不同之处,实话实说,我对有些佛法很感兴趣。”

    方荡的言语说出口后,连方荡自己都摇了摇头,对于方荡来说,说出这样一翻话语来,头顶上的那位老者恐怕要跳脚骂人了。

    不过,方荡的话语并未引起什么波澜,头顶上的那枯瘦老者也没有暴跳如雷,相反,这枯瘦老者一张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在方荡的忐忑之中,老者继续道:“不错,佛家确有独到之处,你愿意多接触佛家的神通并没有坏处兼听则明,我并不强求你一定治学我的道法!”

    方荡略微松了口气,随后道:“我觉得佛家的神通很玄妙,但佛家的那个佛像周身上下都透着一种说不清的歹意,他传授给我的东西,似乎都有极强的目的性,叫我无法信赖他,您可知道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老者闻言却并未接下方荡的话头回答方荡的问题,而是忽然开口道:“方荡你是我这数千年来最佳的传人弟子,并且你现在是我和那佛像角力的中心,所以我破例就救你一次,当然你是不是真的能够活下来,就还要看你自己的造化和你自己的努力了。”

    “你且听好,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方荡脑袋嗡的一声,方荡等老者传授后面的阴符经已经等了许久了,甚至方荡都生出来要去脑海之中的《阴符经》中走一圈看看老者时不时被那个佛像给害了,却万万没想到这一次老者竟然主动出现,还一次传授给他这么多句话,和以往一句话一句话的往外挤要强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方荡此时甚至连自己的生死都给丢在脑后了,开始仔细琢磨这段话之中的意思!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

    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句话似乎也并不难解释。

    方荡闭上双目,抛起一切杂念,完全沉入这一句话之中。

    方荡似乎飞了起来,从高处俯视下面的芸芸众生。

    方荡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初的什么都不懂的少年了,他现在已经是凌驾在凡间之上的存在。

    现在的方荡的见识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并且是一个超脱出环境束缚的高度,毕竟方荡已经不是凡间的人了。

    从方荡这个角度俯视下去,能够看到一个个婴儿诞生在这片药渣中,能看到一个个幼苗从药渣中钻出,伸展着枝条的同时,很快就枯萎凋零,方荡又看到那刚刚出生的婴儿被怪兽叼走,随后成了怪兽的晚餐。

    这是一个生生不息死死不绝的世界。

    有生就有死,有死才有生。

    天地,万物之盗。

    天地既生养了万物,却又在转瞬之间将他们杀死,循环不觉,这句话是说天地即万物之盗,天地赐与生命又拿走生命。”

    “万物,人之盗。”

    “世有万物,人即见景生情,恣情纵欲,耗散神气,幼而壮,壮而老,老而死,从幼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直至死亡,这个过程之中,万物从人身上盗走了她想要的元气从而使得人生老病死。”

    “人,万物之盗!”天以始万物,地以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万物虽能盗人之气,而人食万物精华,借万物之气生之长之,是人即万物之盗耳。

    “修行之辈,能夺万物之气为我用,又能因万物盗我之气而盗之,并因天地盗万物之气而盗之,三盗归於一盗,杀中有生,三盗皆得其宜矣。三盗既宜,人与天地合德,并行而不相悖,三才亦安矣。”

    “三才既安,道气长存,万物不能屈,造化不能拘矣。”
    第(2/3)页